(video via here)
第一次看到這本《我們要去捉狗熊》時,覺得它真是一本一定要念出聲音來才好玩的書。書中沒有描述什麼情節,幾乎以英國一首朗朗上口的"露營歌“歌詞貫穿全場:
我們要去捉狗熊。
我們要捉一隻大大的。
天氣這麼好,
沒什麼好怕的。
像唱歌一般,易產生高低起伏的念謠聽起來充滿動感。
窸窸窣窣
原以為只有日文中才有那麼多狀聲詞,沒想到英文也可以展現這麼多豐富的擬聲詞彙,林良爺爺一定是一邊念出聲音、一邊揣想要翻譯成什麼樣子!
而這本書最可愛的地方在於,一開始前進的節奏並不快,卻讓人覺得抓隻狗雄竟然要費這麼大的功夫,真是有趣,好奇著狗熊到底長成什麼樣子呢? 沒想到在遇到大熊之後,一群人像是被按了加速鍵一樣瘋狂跑回家,前後對比之下真的超好笑,結局也是有點白癡白癡的,卻讓人熱血沸騰想要出門探險呢!
不過,總覺得那隻熊有點寂寞……說不定牠只是想交個朋友嘛!哈哈!
- 書籍介紹: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爸爸帶著四個孩子加上一隻牧羊犬,興致高昂出發獵熊去了!他們雄心壯志,還開心的唱著「捉狗熊歌」──我們要去捉狗熊。
我們要捉一隻大大的。
天氣這麼好,
沒什麼好怕的。一路上他們經過了許多挫折──越過了草原、渡過了河流、行經了爛泥、穿越了樹林,還遇到了大風雪……終於,他們在又窄又暗的山洞裡,見到了大大的狗熊!這五個人把狗熊捉回家了嗎?不!他們轉身拔腿就跑!踉蹌的跑過風雪、樹林、爛泥地、河水裡、野草地,一直被狗熊追趕到家門口,五個人跑進臥房、躲在棉被裡,嚇得再也不敢去捉狗熊了!
邁克.羅森(Michael Rosen)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劇作家。他把這首傳統的野營歌,改編成以韻文朗詩呈現的故事內容。故事中押韻、重複的語句,讓孩子可以很容易的跟著文字的節奏一起朗誦;擬聲詞的運用,也讓孩子彷彿聽到大自然的聲音,隨著故事進入一幕幕冒險的情境中。
繪者海倫.奧森柏莉(Helen Oxenbury)將這本書的畫面,配合文字的節奏,做了最完美的結合。在故事的前半段,海倫.奧森柏莉使用了黑白與彩色圖畫相間格的設計來表現五個獵人心情的起伏──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畫面以黑白素描塗繪呈現;而在順利過關之後,以彩色跨頁來表達主角化險為夷的喜悅。
在故事後半段,當五個獵人遇見找尋已久的狗熊時,海倫.奧森柏莉以減少的頁數和小幅的圖畫來營造主角被狗熊追趕的緊張情節,讓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緊急的氛圍。
唱著歌去戶外冒險《我們要去捉狗熊》 有 “ 1 則迴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