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0年代,草創期
◆岩波書店「岩波の子どもの本」
◆福音館書店「子どもの友」
二、1960年代,黃金期
◆本土作家陸續登場
◆出版社輩出
▼首先介紹了由擔任幼稚園老師姊妹倆所創作、擁有五十年歷史的《古利與古拉》,可說是日本的國民繪本。
▼再來介紹第一本畫專門為小嬰兒創作的圖畫書,結合了遊戲,直到現在都深受寶寶們的喜愛,《不見了不見了》文:松谷 みよ子 絵:瀬川 康男。
二、1970年代,繪本熱潮掀起
◆出版量一年達1000本以上
◆兒童文學工作者開始展開繪本研究
▼林明子的《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仔細描繪出小孩子挑戰「第一次」的各種情緒起伏。
▼落合惠子女士開了第一家兒童書店「蠟筆屋」,並且出了一本溫暖人心的繪本隨筆書《繪本書的100個幸福處方》(詳細內容請見另一篇文章)。
▼此時家庭文庫、親子共讀等活動開始蓬勃發展,甚至也有以繪本作家為主題成立的繪本美術館出現。
▼這時就不能不提到全世界第一個將插畫視為藝術品、放在藝廊展示的岩崎知弘美術館(有長野及東京兩個館),館中除了收藏岩崎知弘女士900多幅手稿,也運用收入去收購全世界插畫家的作品,每年都會有4~5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官方網站也會定期製做電子報、非常用心。
▼大家有看過岩村和朗的系列作品《14隻老鼠》嗎? 熱愛大自然的岩村和朗回到故鄉打造了自己的工作室及收藏手稿的繪本之丘美術館,聽說童書大師艾瑞卡爾來參觀後驚嘆不已,還多方研究、調查,回去美國後設計了全美第一間繪本美術館。
四、1980年代,開花結果
◆兩位國際安徒生獎得主
◆無字圖畫書的力量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 安野光雅。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 赤羽末吉。
▼我最愛的繪本療癒系天后 伊勢英子
五、1990年代至今,自由多元
最後,大家覺得和風繪本的特色是什麼呢?
相關活動照片請點:07/06(六) 『和風盛典:日本的經典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