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恭講座:圖畫書創作的精神 @ 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文 / 阿孚

032

台大沒有幼兒教育系,甚至連教育系也沒有,唯一與圖畫書相關的課程恐怕只有圖資系鄭雪玫老師的兒童讀物、外文系古佳艷教授的英語兒童文學、歷史系林維紅教授的通識課程閱讀經典繪本。因此,雖然喜歡圖畫書的人一定有,卻很少能相遇或彼此交流,有時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興趣沒有同齡的夥伴,有點寂寞。

幸運的是,台灣還有很多充滿童心與熱情的父母、老師、翻譯家或創作者,持續對圖畫書投入心力,今年暑假出國之前,很幸運地在FB上看到9/27 圖畫書創作的精神 (劉旭恭)講座的報名訊息,馬上寄了MAIL報名,也因此認識了這個可愛的小地方 : 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007

一直以來就聽說富錦街是咖啡店匯集的人文巷弄,沒想到還隱藏了一個這麼有趣的小天地,賴嘉綾老師租下了這個空間,當作工作室與繪本讀書會的使用場地,當天因為沒事做,所以3:30就跑去富錦街晃來晃去,偷偷確認地址對不對。

讀書會7:00開始,我6:30又晃回工作室前面,當天的天氣很詭異,飄著不是很大的毛毛雨(下午還看到了彩虹),正當我一直重複著開傘關傘的循環時,旭恭老師推開小木門現身了! 不得不說,旭恭老師看起來非常年輕耶!(真是保養有方) 然後因為工作室還沒開,只好在門口隨便閒聊,還問我之後想不想當編輯,哈哈! 不久,氣質的賴嘉綾老師跑來開門。

024

進到門口,忍不住倒抽一口氣,這真的不是一家童書店嗎? 進到工作室的第一眼是滿牆的英文圖畫書,我那天讀到最喜歡的是Aaron becker的無字書 《Journey 和Drew Daywalt 與 Oliver Teffers共同創作的《The Day the Crayons Quit 》

029

而《 胡蘿蔔種子》我也好喜歡,最近上誼出了中譯版。

025

接下來,迷你講座就開始囉! 今天分享的是旭恭老師創作圖畫書的故事。其實,以前就聽過很多人分享旭恭老師的作品(像是環島旅行的時候、還有楊茂秀老師的演講),也曾很有耐心地去看部落格的文章,所以對作品都還滿熟悉的。

  • 不過好的故事是聽不膩的:-)

031

這是當天的筆記,老師分享了第一本創作的故事《 小baby》,是一個小嬰兒喝了巨人國奶粉後突然長大的幻想故事。以及以昆蟲為主題的手製小書(Zine)《跟我玩!》(七月在圖畫書俱樂部的展覽也看過)。

036

我當初看到這本小書的時候覺得有點驚艷,因為這和老師以前的畫風完全不同,而且文字簡單但富滿趣味「為什麼不跟我玩?」、「玩五分鐘就好了啦!」,原來老師以自己和兒子的對話為靈感,套入小孩子吵著要玩耍的畫面,真是覺得超有趣。

接下來分享一些圖畫書創作過程的改變,例如原版的模樣和出版後的比較、隔了多年再創作產生的靈感、更換媒材之後呈現出的效果、創作的方法(利用分鏡圖、分配故事的節奏),也透漏了一點和出版社互動的小故事。提到的例子有《 五百羅漢交通平安》(我和映虹都好喜歡這個故事)、《 橘色的馬》、《 誰的家到了?》,以及尚未出版的一個人的學校、飛天麵包、總統等的故事。

這些故事都很簡單,但是卻能帶給讀者無盡的趣味,不僅圖會說故事,故事背後的巧思也很耐人尋味。

033

還有可愛手工書,《 小火柴》、《 如果你有一台洗衣機》與《 不要!》,我一聽到那句 “電視說 : 不要看我!" 真是快笑倒昏倒,哈!

旭恭老師也提到與大出版社或小出版社合作時遇到的情形,還有合作的編輯們很多都離職了,創作者其實是很寂寞的,所以提我了一個問題 : 什麼樣才是心目中理想的編輯?

賴嘉綾老師也分享一些國外創作者的例子,每個人的性格與創作方式都不同,有些人喜歡討論、有些喜歡自己獨力完成,而旭恭老師說他覺得適合的編輯應該要能夠與作者有討論,並且對作者的作品與創作有一定的熟悉度、看到作者的好與不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建議、一同成長!

最後,劉旭恭老師提出了一個我覺得非常棒的點子,就是辦一個 繪本學校 ,讓更多人可以參與創作與討論,以圖畫書創作者為領路人,帶領大家進入創作的世界,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是個很有趣的經營方式呢!

034

劉旭恭講座:圖畫書創作的精神 @ 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有 “ 1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