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藝術能力的方式

文 / 阿孚

繪本屋小9:11/09(六)

kaya

這天早上,Febie老師在隔壁說故事,難得來到繪本屋的Kaya討了好幾張紙要畫畫,最近Kaya好像迷上了恐龍,而且很喜歡我的金色油漆筆(這枝筆超棒的吧~嘿嘿!),還用紙剪貼一個小人,要和小人一起上美術館呢!老闆說Kaya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東西,看著他一會兒拿膠帶、一會兒拿剪刀,五歲的孩子能夠不用大人的提示(干涉)或書本的引導就能自己從腦中構思、親自實踐、最後實體完成一個作品,真的是很酷的一件事耶!

我突然想起之前副總編說過,台灣用什麼方式證明孩子有藝術鑑賞能力呢?來,這是誰?畢卡索,很好,有天份!這幅畫叫什麼名字?蒙娜麗莎的微笑,太棒了,你是天才!

我上幼稚園的第一天拎了一個小花籃回家,從此我就覺得上學很有趣,每週都帶不同的作品回家,有時候是畫畫、摺紙、有時候是捏陶(那些作品外婆都還幫我保留著咧!)。到了小學,除了美勞課,也有很多場合會需要製作道具,如演戲、遊行活動,生活中能夠動手做的機會非常多。但是到了國高中,美術課的時間一下子縮減到只剩兩堂,有時老師只是講講畫家的生平故事、讓大家翻翻課本就結束了...

小孩子從來不會說:我不會畫畫。可是很多人長大之後,往往都說:我不會畫畫,真是一件弔詭的事,明明小時候手的力道與掌握度都明顯不足,畫得不好才是正常的,卻在長大之後漸漸失去了信心,甚至失去了從過程中享受創作樂趣的能力,真可惜。

最可惜的是台灣口口聲聲說藝術很重要,但是在教育之中分配給藝術的又有多少呢?

books

這些是書店裡的分類小牌子,其實我不是畫得特別好的人,但是我很享受畫這些小牌子的過程唷!再回到培養藝術鑑賞能力這個話題,擁有鑑賞能力不表示孩子背了幾個畫家的名字,而是他能不能從畫家的生命裡看到與作品的連結、理解作品想表達的意思、或是能就作品而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繪畫和創作能力也是一樣,我們不必期待每個拿畫筆的人都會變成畢卡索,但能讓自己像個孩子一般,單純因為創作而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事吧!

DSC_0338

而接觸繪本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它任何創作形式與題材無所不包,我們能從中認識各種素材的運用(水彩、色鉛筆、炭筆、拼貼畫、素描、攝影、剪紙...),看看作家的腦袋又激盪出了什麼樣的創意火花,不管對孩子或對大人,繪本真的都是一項珍寶。

培養藝術能力的方式 有 “ 1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