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孚
謝謝好朋友幫我買了《喀噠喀噠喀噠》,內頁還有作家林小杯的簽名,真是太開心啦!這是小典藏八月新出版的一本圖畫書,是一則關於小女孩、阿嬤、還有一台舊縫紉機之間的故事,我一看簡介時,心想:「不得了啦!這本書一定要買回家給阿嬤看。」,因為阿嬤也有台一模一樣的大玩具。
當我小的時候,和阿公阿嬤住在一塊兒,阿嬤會用那台縫紉機變出各式各樣的東西,窗簾、睡衣、桌巾……甚至是我幼稚園表演用的白色小洋裝。後來有一年,阿嬤到我們的新家渡假,喜歡到處撿舊玩意的爸爸,從廢棄的加油站載回了一台相似的縫紉機,阿嬤看到時又驚又喜,直呼比她的那一台還要新,當天就用它替我們做了兩片新窗簾,連晚飯時間到了,都捨不得停下來,不過,我知道她最愛的還是自己房間裡的那一台。
書的第一頁,用小女孩午睡時聽到的聲音,帶出了這則故事:時鐘的滴答滴答聲、摩托車忽遠忽近的引擎聲、書頁被風吹得啪搭作響,還有一點喀噠喀噠的聲音……
喀噠喀噠喀噠是小女孩家裡一台很老的縫紉機,也是阿嬤最心愛的大玩具。每當它發出喀噠喀噠喀噠的聲音時,阿嬤就會做出小女孩最喜歡的背包或是漂亮的裙子,甚至大到裝得下恐龍的袋子。阿嬤經常會踩著踏板,很快就實現小女孩的願望。
這個大玩具有很漂亮的腳架,當腳架裡的踏板被踩動時,縫紉機的針就會上上下下,小女孩的眼睛也跟著上上下下、上上下下,看著尖尖的針把線快速地縫到布裡面去。
有一天,阿嬤答應幫小女孩的班上做表演的戲服,沒幾天就完成了一大部分的任務。可是,就在做小女孩的戲服時,大玩具卻發不出喀噠喀噠喀噠的聲音……它,壞掉了!更糟的是,老師傅來了也修不好,還跟阿嬤說壞掉的就丟掉吧!阿嬤非常捨不得,可是小女孩只想著:「明天沒有戲服穿,怎麼辦?」看著大哭的小孫女,阿嬤說:「沒關係,阿嬤有辦法!」
果然,第二天,小女孩穿著那件特別的戲服站在台上。她看著觀眾席裡的阿嬤,才知道,原來真正厲害的是阿嬤,不是喀噠喀噠喀噠。
我喜歡這則故事用聲音當作引子貫穿全書,書名叫做「喀噠喀噠喀噠」,指的是踩縫紉機時發出的聲音,作者利用它,當作暗示了縫紉機壞掉時的線索,也做為故事的開場與結尾。
我在圖書館替小朋友講了這個故事,有些孩子從沒看過縫紉機,也很少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所以沒有多少共鳴。不過,讀完書後,我問孩子,為什麼縫紉機已經壞掉了,但小女孩還是聽得到喀噠喀噠的聲音呢?
有人說:「那是她的想像。」,也有人說:「因為她聽到的是回憶。」。
今年夏天我在吉祥寺的小店裡買了一條手帕送給阿嬤,那條手帕的尺寸有點怪,長邊是短邊的三倍長,阿嬤再三確認:「這條真的是手帕嗎?」,她想一想,用大剪刀將手帕分成三等份。
阿嬤用大玩具將三條正方形手帕的四個邊收邊,車出整齊的縫線。
她說,三條手帕,我和妹妹還有她,一人一條。
果然,真正厲害的是阿嬤!
我看著那台縫紉機,想到自己小時候也和書裡的小女孩一樣,喜歡趁阿嬤不在的時候,偷偷玩一下那台大玩具,每個小抽屜裡都有不同的工具,這格裡面有鐵製的大布剪、那格裡面有五彩繽紛的鈕扣,我還會拿出捲尺量來量去,假裝自己是裁縫師。
這兩台縫紉機是不是長的很像?阿嬤到現在都還會用針車油替它保養喔!
將新書帶回家的那天,我將這本《喀噠喀噠喀噠》翻給阿嬤看,她靦腆地笑一笑,說她有交代舅舅,那台縫紉機千萬不能丟,以後也要好好保存在家裡,因為它可是曾祖母留下來的古董。
而你家中,是不是也有一台充滿回憶的縫紉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