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孚
最近對「種菜」這件事,越來越感興趣,但又沒時間搬土回家裡的庭園或陽台。突然想起了前陣子買的日文繪本やさいはいきている,原來還有一個輕輕鬆鬆就能在室內種菜的方法,不僅不花錢,還很適合和孩子一起體驗。
我很喜歡日本的自然科學類繪本和雜誌,他們真的很擅長「小題大作」,一個平凡無奇的題目,也能做得這麼有趣,延伸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新鮮事。例如:一顆紅豆樹,成熟時可以採收幾顆紅豆呢?福音館編輯部將豆子們排排站,讓小讀者仔細數一數,順便觀察豆子的不同樣貌,最後還介紹了各種紅豆製成的食品;或像《人類與動物的行為觀察》,示威、裝死……日本動物學家池田啟列出10種常見的動物行為,並利用一頁插畫、一頁攝影的方式,將人類行為和動物行為作對比,呈現科學知識外的幽默。
回到やさいはいきている這本書,內容簡單得不得了,一起來看看日本的出版社如何用我們每天都會吃到的蔬菜,讓孩子認識植物的成長!
翻開第一頁,是紅蘿蔔、芋頭、高麗菜、白蘿蔔、馬鈴薯、芹菜、洋蔥、番薯等各種蔬菜完整的樣貌。第二頁則是蔬菜的剩餘的部分,通常這些部位,都被當作垃圾或廚餘回收。
不過,只要將它們放進淺碟子裡,放在陽光能照到的地方,每日替換乾淨的水,即使在室內,也可以擁有一座桌上的殘菜花園喔!
照片裡的是白蘿蔔,種了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有什麼不一樣嗎?
如果蘿蔔順利成長,最後還會開出可愛的小花唷!
是不是很有趣的書呢?
不只雜誌或繪本,連繪本月刊 Moe 的姊妹誌 Kodome ,也曾介紹過類似的作法,教爸媽如何用剩下的蔬菜,和孩子一起種薄荷、蘿蔔、大蒜、豆芽等常見的食用植物,不但種起來漂亮,吃起來也安心。
日本這幾年,大力提倡「食育」概念(英文為 Food education),在2005年頒布「食育基本法」,以家庭、學校、地域為單位,在全國進行推廣,希望能讓人們更重視飲食文化的傳承、關心環境。英國也從2014年9月開始,規定中小學生要學會20道料理才能畢業。世界各地都開始關注孩子們吃什麼、怎麼吃,強調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即使這只是一本薄薄的書,但如果孩子看了之後,也開始對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感興趣,產生想要自己嘗試種種看的慾望,親自實踐之後,不僅得到滿滿的成就感,也會對食物、對土地有更多的關心,那就太好了。
如果我有孩子,也會想和他擁有一起耕種或種植的體驗。
實際體驗看看,種大蒜真的很簡單,從廚房角落拿來幾粒冒芽的蒜頭。泡進淺淺的水裡,咻地一下,隔天就嫩芽就長得更高了。
記得一定要每天換水,才不容易滋生細菌。而且別忘了拿已經發芽的大蒜來種,成功率比較高唷!
Kodomoe 上寫說大蒜只要大約七天、長到 15 公分時就可以採收蒜苗了。空氣中還瀰漫著一股甜膩的蒜味。怕蒜味太重的話,也可以種在土裡,味道會少很多,只是種在土裡,生長速度會比較慢。
第一次知道紅蘿蔔頭可以拿來種,是在日本民宿打工換宿時學到的,老闆娘會把料理剩下的紅蘿蔔放在透明的小玻璃杯內,擺在窗邊。回到台灣後,發現原來一個小小的紅蘿蔔頭,竟然光靠空氣、陽光和水,就可以活一個半月以上,成為桌上的一抹好風景。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 A Day Magazine 的介紹:
http://www.adaymag.com/2015/07/23/grow-vegetable-gard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