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孚
身體裡住了兩個我,一個是年輕氣盛的我,一個是老靈魂的我。有時候,我會希望年輕氣盛的我,能夠變的更加成熟,但有時候,我也希望老靈魂的我,能多一份衝勁。徘徊在兩個我之間,找不到平衡點、搖搖欲墜時,該怎麼辦呢?
怎麼樣都想不透時,就打開窗戶或走到戶外,吹吹風,或是讀讀風吧!
上個月到圖書館說故事,帶了「風」的繪本給孩子們,並一起討論:
風是什麼?風從哪裡來?風可以做什麼,風有哪些模樣呢?
同樣都是「風」,作家們用了很不一樣的切入點來介紹唷!
《Wind》是天氣系列中的其中一本,作者用了很多狀聲詞與動詞,描述風調皮的模樣。
風來了,風走了。
杉田比呂美用扇子作為故事的主角,創造了一則充滿夏天氣息的迷人小品。
ㄆㄚ ㄊㄚ ㄆㄚ ㄊㄚ~扇子搧得衛生紙四處飄揚。
在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冷氣與電風扇的現代,扇子似乎越來越少見了。
風呼呼地吹,吹開了窗簾、揚起了床單、捲起了落葉。
颯颯颯地吹過梧桐樹、吹過高高的草叢、吹過蒼翠的竹林。
風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呢?
林小杯的《假裝是魚》則是關於小女孩與狗與鯨魚相遇的想像故事,雖然從書名和封面中看不出風的線索,不過「風」在書中可是吃重的角色呢!它既可以將風箏帶上高高的天空,還可以……
「媽媽,我們怎麼還不走?」
「在等風啊!風來了我們就走。」
風來了,草原變成了大海。
悶熱的風,刺骨的寒風,帶著雨的風,涼爽的微風…… 要說出風帶來的觸感並不難,但風的顏色,又該如何形容呢?
《風是什麼顏色?》運用不同的美術技法、材質拼貼,結合打凹、上光、軋型等方式,營造出各種觸感。孩子們一一伸出手,摸摸書中老狗、大象、蜜蜂、窗戶等角色心中風的樣子。
小巨人遇到大巨人,大巨人慢條斯理的說,風的顏色「這整本書都是。」他翻動書頁,小巨人聞到風的芬芳,那是書吹出來的風……
最後,我們學巨人一樣,快速翻動書頁,體驗「書的風」。
還有一本風的書,是《風偵探日記》,風的偵探南風渡上山下海、穿梭四季,奮力捕捉無形無色的風。
雪夜裡的風、五月晴空下的強風、暴風、落葉的風、麵包店的風、玫瑰花園的風、九月的海風、橘子園的風……
你想遇見哪一種呢?
想不透的時候,讀讀風、吹吹風。
煩惱,就讓風,帶去遠方吧!
找好久都找不到以「風」為主題,要分享給孩子的繪本,謝謝您的整理分享,太受用了!
很開心你喜歡,其實還有很多相關的繪本,只是剛好介紹這幾本我特別喜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