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種子》

文 / 阿孚

IMG_0035

《胡蘿蔔種子》(The Carrot Seed)出版於1945年(70年前),創作者是克拉格特.強森和露斯.克勞斯這對夫妻。這本書只用了101個英文字,是當時出版的繪本中,文字量最少的一本,日後卻被列為繪本史上充滿突破性與代表性的經典,跨越了時空,依舊受到不同世代的讀者喜愛,它到底是一則怎麼樣的故事呢?

IMG_0044
一個小男孩在土裡埋下一顆小小的胡蘿蔔種子,每天辛勤地照顧它。

IMG_0038
但每一個人都為他擔心,告訴他種子恐怕不會發芽。

小男孩沒有放棄,他依舊用心地照顧他的種子。

IMG_0040
最後,果真長出了胡蘿蔔!

IMG_0043
就和男孩想的一模一樣。


黃迺毓老師在導讀中寫到一句最貼近這本書的精闢介紹:
「創作者用最簡單的圖文,傳達孩子內心最深的需求──信心。」

故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畫面也非常簡潔,一個男孩種胡蘿蔔的故事為什麼會這麼受到喜愛?我想是因為我們的生命裡,都會遇到「不被相信」的時刻,但往往最撼動人心的故事都來自於「堅持不懈的信念」,不是嗎?

這則故事雖短,卻讓讀者忍不住為小男孩的信心遲疑,偷偷捏了一把冷汗,想著胡蘿蔔究竟會不會冒出芽來?直到最後,小種子長成一個巨無霸的大胡蘿蔔,大家才鬆了一口氣,並在不知不覺中將「相信」的種子埋進心裡。

10690319_527752677360955_4627398835393536978_n

1601334_527752637360959_5400372495347202566_n

其實,一開始我對這本書並沒有這麼深刻的印象,能夠重新認識《胡蘿蔔種子》這本書,是因為高雄「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的瓊文店長曾在 2014年9/20~ 10/8 發起《胡蘿蔔種子》義賣活動,在店內義賣《胡蘿蔔種子》書及種子(圖畫書500元,胡蘿蔔種子50元),義賣所得捐給「花蓮新象協會」。

當時她說:「「胡蘿蔔種子」這本繪本,是我決定開店的那一年遇上的一本書。記得那一年,我的包包裡時常有它,有它陪伴我提醒我,每天我要為自己的夢想種子努力的是什麼。也因為自己經常遇到許多好繪本,所以小樹的家一直想傳達一件事,閱讀繪本,不僅對孩子好,對大人也是很棒的!」

這個義賣活動在別人眼中也許是一件渺小的事,但瓊文店長的話卻令我深深感動。
一直一直記得到現在。


宜蘭的小兒科醫生吳醫師也曾在部落格中提到這本書:「先前我在其他場合和家長朋友們分享這本書時,單純是以希望家長朋友們給孩子多一點機會的角度來做討論。不過這次我想和輕熟齡的夥伴們分享的是,我們長到這年紀,在成長的過程中,大概都經歷過幾次抉擇於現實或夢想的衝突。有時候選擇現實是時事所逼,有時放棄夢想是順應家人的要求。孩童時代,我們可以怪罪別人阻礙我們追求夢想,可是成年後,誰在阻礙自己的夢想呢?」


重新讀了一次這本書,再次細細咀嚼作者想說的話。

讓我們對未來沒有期待、沒有信心、擔心會失敗的,是誰呢?
阻礙自己夢想、使自己無法前進的人,又是誰呢?

學習需要時間,成長需要等待,無論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
願大家都有追求夢想的勇氣和不放棄的信念。

1555393_935644859858550_3270092000105986984_n

DSC04577

DSC05305

DSC06247

去年種下的小小種子,會長成什麼樣的胡蘿蔔呢?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