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的繪本讀書會】第三回:繪本裡的時間表現

文 / 阿孚

DSC_1344

從七月份的讀書會結束到現在,這段時間內,不斷為許多事情忙碌。終於在一個月後,才有時間紀錄讀書會上介紹的繪本。其實,這一次的書籍,看似沒什麼關聯性,但卻因為一個主題「時間」而串在了一起,我自己覺得非常有趣,而且都是我的愛書,因此介紹的時候非常開心,希望大家也會喜歡。

第三回:繪本裡的時間表現
時間:7/17星期天下午 2:00~4:00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下一年、再一年,時光飛逝而去……時間是抽象的、是不可逆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藝術家卻能利用文字與圖像,將時間的流逝與變化展現在書裡。這一次,一起來看看創作者會用什麼方式表現時間吧!

地點:心波力幸福書房(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60號)


幾個月前,我讀了《慢,理想的生活提案》這本書,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本關於時間的繪本,讓我產生了好奇,這本繪本叫做《大象的時間 老鼠的時間》。

大象的時間 老鼠的時間
《大象的時間 老鼠的時間》
文:本川達雄 圖:阿部弘士

書中問了讀者一個問題:
生命的長度是否和體積有關係?
通常體型大的動物比較長壽(如大象),而體型小的動物生命較短暫(如老鼠)。
那麼,老鼠是不是比較可憐呢?

作者本川達雄是一位生物學家,他創作了許多關於生物學的歌曲,活躍於各種領域。他曾寫過一本書《大象時間老鼠時間:有趣的生物體型時間觀》,從體型尺寸大小的觀點出發,來解讀動物的構造。而繪本《大象的時間 老鼠的時間》則濃縮了書中的內容,搭配阿部弘士的插畫和表格,讓讀者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動物、認識生命。

書中以實驗證明為例,雖然老鼠平均的一生是2年,大象是70年,但老鼠和大象一生中心臟跳動的次數,卻是一樣的,在跳動15億次後,大象和老鼠的生命就結束了,人類也是一樣。

老鼠有老鼠的時間,大象有大象的時間。
任何動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時間,都活在不同的時間裡。
仔細想想,生命其實蠻公平的。

這本書讓我開始發想,「時間」真奇妙啊!是不是也能從「時間」這個主題切入來聊繪本?像是談論時間的繪本、用時間來分割畫面的繪本、或是繪本裡各式各樣的時間表現。 「時間」看不著、摸不見,作家會如何利用繪本讓小小孩也能感受到「時間」呢?

舉個例子來說,福音館出版了一本名為《とき》的繪本,就是時間的意思。

とき
《とき》
文:谷川俊太郎 圖:太田大八

故事從好久好久以前的好久好久以前,也就是地球誕生的時候開始,到三個月前、昨天、今天早上、一小時前、一秒之前……漸次地將遠古與現在連結在一起,「時間」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整本書的文字只描述了時間,讓讀者從畫面中揣測劇情,感受不斷流逝、不斷向前的「時間」。充滿了實驗性的味道。

挖土機年年作響
《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
文/圖:約克.米勒

另一本也很具實驗性的作品是《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它和一般繪本比起來,實在太不相同了!整本書是由七張橫幅圖畫組合而成,作者從同一個角度取景,以三到四年的時間為間隔,記錄一個鄉村二十年間的變化。

仔細一看,七張圖畫分別呈現了不同月份、不同星期(週一到週日),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輪替。並包含了自然環境、人文景觀、交通工貝的改變。

DSC_1284

DSC_1286
並排來看,是不是很震撼呢?
桌面都快放不下了!

百年之家
《百年之家》
文:路易斯 圖:英諾桑提

《百年之家》也是一本用「年」來做區隔單位的繪本。這本書的主角就是封面上的老房子,隨著書中不同的時節,呈現各種迷人面貌。它佇立在小山丘上,看著人們經歷開墾、豐收、戰爭、遷移,迎接新生與邁向死亡,也看盡人生中的悲歡離合。

除了「年」,以「月份」為主題的繪本就更多了,接下來的五本都是以「12個月」區分跨頁的繪本。

數數看
月份、季節 《數數看》
文/圖:安野光雅

關於數字和點數的繪本非常多,但安野光雅真不愧是將科學與人文完美結合的大師,在這本書裡,他以「0」開啟第一頁,接下來是「1」、「2」、「3」……,直到「12」。在美麗的田園風光裡,每一頁的畫面上都有對應著數字,例如:12棵樹、12個人、12隻馴鹿等。

DSC_1309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用一片白雪茫茫示意「0」的意涵,以及結合了月份和四季,選擇0~12作為數數書的題材。更進一步,還能察覺到圖畫中的增減、對應、分類,以及城鎮發展的脈絡。不但是一本知識性的繪本,也是一本敘事性的繪本。

金錢樹
《金錢樹》
文:莎拉.史都華 圖:大衛.司摩

當為了物慾而煩惱時,或是想要思索金錢與生活的平衡時,我會推薦《金錢樹》這本書。書中簡單地描述了麥小姐從1月到12月的生活,讀者可以感受到麥小姐從田園生活中得到的富足,也可以看到人們對於金錢樹的渴望和貪婪。

這是一個充滿諷諭的故事,但另一方面,也能從麥小姐的身上看到另一種追求平靜生活的可能。

DSC_1302
更多的介紹可以看這裡:《金錢樹》與理想的簡單生活

嘟嘟與巴豆
《嘟嘟和巴豆》
文/圖:荷莉.哈比

接下來,這本《嘟嘟和巴豆》可說是一本遊記,也可以說是兩個好朋友的甜蜜通信。小豬嘟嘟愛出門旅行,巴豆則喜歡待在家裡。嘟嘟決定去環遊世界了,每個月,他都會從不同的國家寄來一張明信片,分享旅途上的所見所聞。巴豆在家裡也沒閒著,不同的月分都有好玩的事情可以做。

書中呈現了不同國家的風情,嘟嘟和巴豆的雙線情節也十分有趣。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即使個性很不一樣、興趣很不一樣,好朋友依舊可以分享彼此的快樂。

是我非常喜愛的一本書。

尤其喜愛嘟嘟從巴黎寄來的明信片,上面寫著:
Art is everywhere. Love is in the air.

僅僅兩句話,便道盡了巴黎的美。

The Rabbit Problem
《The Rabbit Problem》
文/圖:艾蜜莉.葛拉菲特(Emily Gravett)

這本《The Rabbit Problem》可說是一本月曆繪本(買平裝本的話,上面還有打洞,讓讀者可以真的掛起來呢!)故事從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著名的「兔子問題」而來(書名也正好一樣):

「假設一對(一雌一雄)剛出生的小兔子,一個月後可長成大兔子,每對大兔子每個月可以生下一對(一雌一雄)的小兔子。如果每隻兔子都能健康存活,一年之後,會有多少對兔子呢?」

除了結合數學問題,本書的最大賣點就是作家所藏的幽默巧思,從1月份開始,兔子們每個月除了不斷繁殖,還會遇到各種待解決的生存問題,例如寒冷、飢餓、無聊……正巧呼應了書名。而兔子們也有各種因應的措施,像是打毛線、種胡蘿蔔、發行小報等。作者還幫兔子們製作各種道具,在書中以翻頁呈現,例如彌月派對的邀請涵、沾滿污漬的食譜、兔子寶寶超音波圖……,每個月也都有真實的月曆,全都逼真的不得了。

而且,一直翻到最後一頁,還會有個大驚喜!

實在是非常好玩、每次讀都不膩的一本書。

更多的介紹可以看這裡:《The Rabbit Problem》令大人也驚豔的月曆立體繪本

 

小寶寶要來了
《小寶寶要來了》
文/圖:約翰.伯寧罕、海倫.奧森柏莉

這本書可真不得了!約翰.伯寧罕和海倫.奧森柏莉這對夫妻,在童書界赫赫有名,前者的幽默以及體恤孩子心理的能力無人能及,後者則是嬰幼兒書的翹楚、擅長捕捉小小孩的神態,但他們倆卻直到2010年才攜手合作第一本圖畫書,這本書就是《小寶寶要來了》。

故事非常有意思,媽媽懷孕了,小哥哥一方面幻想著小寶寶未來可能會做哪些工作,一方面又有點忌妒即將到來的新生兒,他對媽媽說:「我們並不是真的需要小寶寶嘛,對不對?」。

書中描述了老大對弟弟妹妹的到來,既興奮期待卻又忌妒排斥的複雜心情,也讓讀者從畫面中感受不同的季節變化,發現時間的流逝。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完全沒發現,是因為朋友的介紹,才知道原來奧森柏莉這麼用心在安排圖畫裡的季節感。

關於「月份」的書其實還有很多,不過,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關於「日與夜」的繪本。

公雞的新鄰居
《公雞的新鄰居》
文:岸良真由子 圖:高畠純

森林裡,有兩間房子。
紅屋頂的房子裡,住著一隻公雞。
藍屋頂的房子裡,沒有人住……

這是一本迷人逗趣的小品,透漏著公雞期待交新朋友的心情,也讓讀者猜測他和鄰居總是見不到面的原因。(有朋友笑說前半部聽起來很像鬼故事……一點都不像好嗎?哈哈哈!)作者巧妙地利用「時間」的差異,寫出了這則故事,心思細的人可能已經猜到了也說不定……。

但是故事的結尾,還有一個讓人會心一笑卻又溫暖的安排唷!

更多的介紹可以看這裡:好故事中的異曲同工:《公雞的新鄰居》與《晚上的朋友》

也有以「小時」區隔,畫出人們一天生活的繪本。

12個人一天的生活
《12個人一天的生活》
文/圖:杉田比呂美

在向大家介紹這本書時,我說這是一本「不知道如何開始、也不知道如何結束」的一本書,這是來自我在圖書館和孩子說故事的真實體驗,這個故事可真不好講,但孩子們卻都很盡興呢!

書中一共有12個不同職業、身份的主角,包含記者、消防員、麵包師傅、小提琴家、小寶寶……和一隻動物園的獅子!從上午六點開始,每隔兩個小時會有一個跨頁,每個跨頁裡又依照主角區分成12個小格子,格子下方還有街景可以看。

DSC_1352
在短短的24個小時裡,可以讀的訊息實在太多了!你可以觀察12個人不同的作息、彼此交集的關鍵點,也可以欣賞底下不同區域、不同時段的街景,看看小鎮上的人們都在做些什麼,最後一頁甚至還有整個小鎮的平面地圖。而且從任何一頁、任何一格開始都可以讀,讀的順序也沒有強制的規定,所以才會說「不知道如何開始、也不知道如何結束」,是一本藏有太多太多細節、可以讀很久的書。

世界的一天
小時 《世界的一天》
文/圖:艾瑞.卡爾、雷蒙.布力格、尼古拉.葉布赫、林明子、強.卡爾比、李奧與戴安.狄倫夫婦、朱成粱、龍.布魯克斯、安野光雅

由安野光雅策畫的這本書,故事敘述一個小男孩遇到了海難,漂流到南太平洋的無人島上,他向八個不同國家的孩子發出求救訊息。在同一個畫面裡可以看到八個住在不同國家、不同時區、不同季節的孩子,他們穿不同的衣服、做不一樣的事情。

 

接下來,甚至還有以「分鐘」這麼短的時間單位為區隔的繪本呢!

再過10分鐘就睡覺
《再過10分鐘就睡覺》
文/圖:佩琪.芮士曼

離睡覺時間只剩下10分鐘了,刷牙、洗澡、換睡衣、聽故事…… 小男孩還有好多事情沒做呢!就在這時候,一群倉鼠突然造訪, 準備展開睡前10分鐘的旅行!

我只能說這本書真是太酷了!
頁頁都有梗,頁頁精彩。讀完可能會捨不得闔起來,忍不住從頭再看一遍。

而且一定要搭配作者另一本經典《晚安,猩猩》一起看,一旦你找到了藏在書裡的秘密,就能得到加倍的閱讀樂趣喔!

這是一本喜愛繪本的人必讀的作品。
沒讀過真的太可惜。

DSC_1362

更多的介紹可以看這裡:《晚安,猩猩》的粉絲注意啦!超有趣的晚安書《再過10分鐘就睡覺》來囉!

 

在森林裡
眼睛看不見的片刻 《在森林裡》
文/圖:陳芳怡

最後一本,也是我特別選的一本,是台灣創作者陳芳怡的作品《在森林裡》。這本書的故事非常簡單,來自芳怡的先生和孩子的真實經歷,描述小女孩在公園旁的森林裡,與烏鴉的相遇。

我非常佩服作者在其中兩頁的表現手法。

前一頁:在一大片林蔭下,小女孩與烏鴉靜靜地對望著。
後一頁:小女孩與樹林依舊,但烏鴉已經不見了。

安安靜靜地表現出「時間的流動」。

兩頁之間的時間確切隔了多久,讀者並不知道。
但是對小女孩來說,那一定是段神秘、不可思議且神奇的時光吧!

DSC_1375

更多的介紹可以看這裡:陳芳怡繪本:《在森林裡》、《馬戲團》

 

DSC_1381

讀書會到尾聲時,大家輪流分享喜歡的繪本,每個人喜歡的都不太一樣,有些人喜歡《とき》特殊的表現方式;有人覺得《嘟嘟和巴豆》中流露的友誼很溫馨;有人覺得《小寶寶要來了》實在把小孩的心情說到心坎裡了;也有人覺得《公雞的新鄰居》結局,兩人克服了時間的問題,找到了一種讓可以彼此溝通的方式,很棒!

非常謝謝大家來參加讀書會,我們下次見了!

【星期天下午的繪本讀書會】第三回:繪本裡的時間表現 有 “ 1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