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蒂的暖心新作《貓咪旅館》

文 / Fu

上週收到了插畫家黃海蒂的新作品《貓咪旅館》,從書名不難推測這是一本以動物為主角的繪本。

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家裡也是有好多動物,彷彿旅客般來來去去。

自從全家從台北搬到了台南,一向熱愛動物的老爸,似乎覺得鄉下房子這麼大、只住一家四口實在太可惜了,便開始熱衷於接待「新住戶」的計畫,狗、兔子、鴿子、鵪鶉、玄鳳鸚鵡、愛情鳥、錦鯉、鱉、烏龜不僅成了我們的室友,有些還自動升等為家人。

但我們倒是從來沒有接待過貓咪,不知道滿室的貓咪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繼續閱讀 “黃海蒂的暖心新作《貓咪旅館》"
廣告

草莓的風景無限

文 / 阿孚

29425650_1657477934341902_3252448746075586560_n

春天是迎接草莓的季節,不但能在超市或水果攤看到草莓的蹤影,咖啡廳、甜點店也紛紛推出季節限定的草莓餐點,而今年,住在台灣的我們太幸運了,還有另一個地方也能和草莓相遇喔!

日本藝術家新宮晉於 1975 年出版的繪本《草莓》曾由愛智圖書出版繁體中文版,而後絕版多年,連二手書店也不容易找到,讓許多喜愛這本書的讀者尋遍不著(就是我啊!)。

幸好,這本繪本今年重新由玉山社出版,並沿用林真美老師的譯文,讓《草莓》再度與台灣讀者相見,讓人忍不住想歡呼「草莓來了!」。

繼續閱讀 “草莓的風景無限"

《嘟伊答?》一本需要唸出來才好玩的昆蟲語圖畫書

文 / 阿孚

img_3088

昨天經過誠品,買了一本新書《嘟伊答?》。
它真是今年上市的圖畫書裡,我心中最酷、最可愛的一本了!

前陣子已經先在網路上看到這部作品的介紹,作家卡森.艾莉絲(Carson Ellis)在專訪裡提到,她為這本書裡的小蟲蟲們創造了全新的昆蟲語。

哇! 昆蟲語耶!

什麼是昆蟲語呢?是像托爾金在《魔戒》系列裡創造的精靈語、半獸人語、矮人語一樣,全新而獨立的語系嗎?難道卡森.艾莉絲也是一位熱愛語言學的創作者嗎?

後來才發現,原來卡森.艾莉絲不是語言學家,而是一位園丁(或者說是從事設計工作的園藝愛好者)。她希望能讓讀者沉浸到圖畫書的世界裡,觀察更多圖畫裡的細節、隱藏在其中的趣味,所以創造出屬於蟲蟲的新語言。 繼續閱讀 “《嘟伊答?》一本需要唸出來才好玩的昆蟲語圖畫書"

【星期天下午的繪本讀書會】第三回:繪本裡的時間表現

文 / 阿孚

DSC_1344

從七月份的讀書會結束到現在,這段時間內,不斷為許多事情忙碌。終於在一個月後,才有時間紀錄讀書會上介紹的繪本。其實,這一次的書籍,看似沒什麼關聯性,但卻因為一個主題「時間」而串在了一起,我自己覺得非常有趣,而且都是我的愛書,因此介紹的時候非常開心,希望大家也會喜歡。

第三回:繪本裡的時間表現
時間:7/17星期天下午 2:00~4:00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下一年、再一年,時光飛逝而去……時間是抽象的、是不可逆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藝術家卻能利用文字與圖像,將時間的流逝與變化展現在書裡。這一次,一起來看看創作者會用什麼方式表現時間吧!

地點:心波力幸福書房(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60號)

繼續閱讀 “【星期天下午的繪本讀書會】第三回:繪本裡的時間表現"

《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新書發表會全紀錄

文 / 阿 孚

03書封   01書衣書封

1997年入選信誼幼兒文學獎的《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是賴馬老師眾多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本圖畫書!不管是害怕被野狗突襲而繞道回家、繪製地圖「找一條沒有狗的路」,或是看到可愛的小狗忍不住央求爸媽養牠,都是許多人童年難忘的經驗。然而,這本書不只談「野狗好可怕 → 該怎麼躲開」、「小狗好可愛 → 可以養牠嗎?」,更使讀者思索流浪動物的議題、建立養寵物的正確觀念、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引發更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

流浪狗的問題在19年前就存在了。19年後,流浪狗的處置、以認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等議題依然受到社會大眾高度關注。

時隔19年,《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重新改版上市,賴馬老師不僅更新了封面的設計(左圖)、重繪了圖畫的肌理與細節、還找大女兒鹹魚一筆一劃手寫了全書的文字,並推出賴馬父女一同畫的「野狗地圖」紀念版書衣(右圖)。上週日(7/10)也在信誼親子書房以及誠品書店舉辦兩場精彩的活動。
繼續閱讀 “《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新書發表會全紀錄"

榴槤來了!

IMG_0245

最近,榴槤龐大的身影開始現身於市場或超市明顯的一角,正式宣告:「夏天來啦!」。老實說,我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吃到榴槤,竟然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年暑假到親戚家玩,一群小孩在田間玩得不亦樂乎,忽然,親戚把我和妹妹從外頭叫回客廳吃榴槤,第一次和榴槤交手,我們被濃郁的臭味嚇得直皺眉頭,沒吃幾口就趕緊落荒而逃,從此對榴槤沒什麼好印象。

直到好多年好多年以後,我看了《好想吃榴槤》這本繪本,雖然現在還是不敢主動吃榴槤,但卻不討厭榴槤這種水果,因為每次說這則故事的時候,小朋友都超捧場,想到榴槤反而很開心、覺得很有成就感呢!能有這麼大的轉變、翻轉對榴槤的印象,只能說「好故事」真是充滿魔力啊! 繼續閱讀 “榴槤來了!"

《我是植物小保姆》

文 / 阿孚

56c023

許多故事都描繪了孩子與動物做朋友或照顧動物的情節,但和植物當朋友、照顧植物的例子卻不多,《我是植物小保姆》就是這樣一則與眾不同的故事。

小男孩湯米對媽媽說:「我要當植物小保姆。」

起先媽媽不以為意,沒想到回到家時卻嚇了一跳,因為整間屋子裡都擺滿了植物。

原來湯米要幫去度假的鄰居們照顧植物,照顧一棵樹,一天只收兩塊錢。

湯米的家裡堆滿了樹和盆栽,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繼續閱讀 “《我是植物小保姆》"

《金錢樹》與理想的簡單生活

文 / 阿孚

026
小時候,曾經在書上看過一則童話:穿過稀飯山後有一個國家叫做舒服拉拉國,在這裡的人們都過著十分幸福的日子,房子全都是用好吃的食物做的,用麥管就能在小河裡喝到新鮮的牛奶,附上刀叉的烤乳豬會在路上飄浮,噴泉是用果汁做的,在這個國家裡勤奮工作的人會受到鄙視,最懶惰的人才能當上國王,缺錢的話,只要到樹下搖一搖就有數不完的錢了。

你是否也曾想過,如果可以擁有一棵樹,樹上長的不是葉子、而是白花花的鈔票,那該有多好? 繼續閱讀 “《金錢樹》與理想的簡單生活"

《晚安,猩猩》的粉絲注意啦!超有趣的晚安書《再過10分鐘就睡覺》來囉!

文 / 阿孚 052 說到晚安書或是經典繪本,《晚安,猩猩》始終高掛榜上,幾乎所有喜愛童書的人,沒有人能不愛上這本幽默又調皮的小書。而同樣是佩琪.芮士曼自寫自畫的《再過10分鐘就睡覺》,雖然較少被提及,但其中的細節和樂趣毫不遜色於前者,我從看到這本書的英文版時就深深愛上它,盼了好久好久,中文版終於上市啦,堪稱我今年最愛的一本童書絕不為過!
繼續閱讀 “《晚安,猩猩》的粉絲注意啦!超有趣的晚安書《再過10分鐘就睡覺》來囉!"

陳芳怡繪本:《在森林裡》、《馬戲團》

文 / 阿孚

陳芳怡

第一次認識芳怡,是透過她三本獨立出版的繪本作品-《但是…》、《一定一定要來接我喔》、《為什麼跟著我》,今年春天的時候,聽到芳怡要出新書的訊息,覺得十分期待,不知道這一次出版的會是什麼樣的作品?

收到新書的時候,發現這次的作品有別於前三本的水彩畫,是用素描和油畫呈現,作者真不愧是美術背景出身,多項藝術技法運用自如。這兩本書叫做《在森林裡》和《馬戲團》,前者描述小女孩在森林裡與烏鴉的相遇,後者說的是小鳥菲菲替馬戲團的動物們尋回自由的故事,兩書的劇情看似沒有關聯,表現方式也截然不同,但我卻發自內心佩服作者芳怡的用心。

首先,這兩本書都在探討「人與動物的關係」,一則是人與動物相會,寶貴而獨特的經驗,另一則是表演者、觀賞者(人類)和被囚禁的動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動物們對重返自由的渴望,這些細膩的情感是許多童書中少見的。再來,很多人認識芳怡,和我一樣是透過前三本作品,因此對芳怡的水彩技巧印象深刻,芳怡也曾說她最擅長的就是水彩創作,但她這次卻能跳脫擅長的手法,選擇最適合故事的表現媒材,這兩本書,一個黑白、一個彩色,細膩的黑白素描對比濃厚多彩的油畫,讓讀者擁有不同的美感經驗,看見藝術表現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繼續閱讀 “陳芳怡繪本:《在森林裡》、《馬戲團》"

《彩色點點》-孩子的第一本色彩學

文 / 阿孚

IMG_0108
如果你是《小黃點》的粉絲,那就一定不能錯過這本《彩色點點》!

這是法國童書作家赫威.托雷的新作品,和《小黃點》一樣,這本書裡也有滿滿的互動設計,卻有了更明確的主題-「顏色」,讓小小讀者在書中和彩色點點們一起玩遊戲,從中認識「黃色加藍色會變綠」、「加上白色會變淺」等混色概念,讓看似抽象又難以解釋的色彩原理,變得很好玩!更棒的是,不必弄髒手就能體驗塗抹顏料的樂趣。

最初在構想這本書的書名時,可真是令人想破頭了。原書法文版的書名是《Coleurs》,就是顏色的意思,英文版採用書中混色的概念取作《Mix It Up!》,和小黃點的英文書名《Press Here》一樣是用動詞指令當作書名,連封面也換成混色的設計,非常新鮮且引人矚目。而日文版則沿用前一本小黃點書名的邏輯《まるまるまるのほん》(圓圓圓的書),稱作《いろいろいろのほん》(顏色顏色顏色的書)。

中文版到底該怎麼命名,才能保有《小黃點》的俏皮、又能呈現出「顏色」這個主題呢? 繼續閱讀 “《彩色點點》-孩子的第一本色彩學"

《城市庭園》與外婆的小番茄

文 / 阿孚

019
13歲那一年,我在特力屋對一本日本的園藝書一見鍾情,爸爸將它買來給我當作禮物,它有綠色的軟精裝皮,書中滿滿都是迷人的照片,像是植物搭起的拱門、落滿松果的步道、隨著季節變化的花草……,前半部介紹了許多日本歐風花園的實例,包含主人如何布置庭園、花園的四季生活,後半部則是以插圖輔助,詳列庭院植栽的栽培方式,後來我將這本書送給迷上園藝的親戚,便再也沒看過它,也忘記書的名字了,每次想到都覺得好可惜。

國高中時期,我還當過班上的園藝小幫手,負責採購草花、照顧班級植栽。與好朋友一起採集鳳仙花的種子、看見百日草和金魚草一夕發芽的喜悅、種出夏天第一株向日葵、與爸媽一起去園藝批發商選購植栽……都是我青少年時期最快樂的回憶。 繼續閱讀 “《城市庭園》與外婆的小番茄"

《早安!阿尼 早安!阿布》與迷你小書

文 / 阿孚

DSC02065
還記得你生命中第一位好朋友是誰嗎?
是否還記得你與每一位朋友相處的幸福時光?

《早安!阿尼 早安!阿布》是一則關於友誼的故事,也是一本適合和好朋友共享的書,繪本作家貝果用溫暖的筆觸,畫下了小狐狸阿布與小豬阿尼的相遇,邀請讀者隨著他們一起在森林裡遊歷四季。
繼續閱讀 “《早安!阿尼 早安!阿布》與迷你小書"

《一粒種籽》-成長的路上,我們都不一樣

文 / 阿孚

DSC02094 第一次在書店讀《一粒種籽》這本書時,只覺得這是一篇可愛又樸實的小品,沒想到讀了第二次、第三次,愈讀愈有深意、愈讀愈喜歡,故事描述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遇上的挫折,探討每個個體成長的速度與長大後的樣貌,劉旭恭老師透過一顆小小種籽的故事,僅僅17個跨頁,就讓讀者從中體悟成長的真諦,發現「成長的路上,我們都不一樣」。

繼續閱讀 “《一粒種籽》-成長的路上,我們都不一樣"

伊勢英子筆下的植物學課本-《樹的小寶寶》

文 /  阿孚

DSC02107
朋友知道我喜歡伊勢英子的作品,特地寄來了上個月剛上市的《樹的小寶寶》,謝謝她這份溫柔的禮物。這本書的日文書名是《木のあかちゃんズ》,去年五月份,伊勢英子老師曾在來台講座中介紹這本書,書中將二十多種植物的果實擬人化,添上了手腳與五官,成了一個個淘氣又惹人憐愛的小寶寶,令在場的讀者驚呼連連。原以為台灣的讀者除了買日文版,大概沒有機會再見到這本書,沒想到只相隔不到一年,中文版就誕生了,對伊勢英子的粉絲來說,又多了一本心愛的收藏,真是幸福呢! 繼續閱讀 “伊勢英子筆下的植物學課本-《樹的小寶寶》"

《如何做一本書》-出版人的工作縮影

文 / 阿孚

027
在世間萬物裡,我對書情有獨鍾,尤其是關於「書」的書。幾個月前,繪本讀書會要選擇一本喜歡的書做介紹,我百般猶豫之後(因為喜愛的書太多了!)最後選了《如何做一本書》,這是一本知識類的繪本,作者阿麗奇(Aliki Brandenberg)透過漫畫的形式,呈現創作、編輯、設計、印刷、企劃、包裝、販售等過程。她讓讀者了解:一本書的誕生,不光只是作家的心血,背後還需要不同的專業齊力分工,才能成就一本好作品。 繼續閱讀 “《如何做一本書》-出版人的工作縮影"

《林明子聖誕禮物書 》-藏在書裡的秘密

文 / 阿孚

172
下週就是聖誕節了,昨天下午,特地帶著這套《林明子聖誕禮物書 》到圖書館與孩子們分享,雖然是給小小孩的書,但是從五歲到九歲的孩子,都還是聽得很開心呢!以《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等作品風靡日本和台灣的繪本作家林明子,在這三本聖誕禮物書中,以她擅長的色鉛筆畫,細膩地畫出了三個孩子在聖誕節的奇妙境遇。這三本小書看似三個獨立的故事,雖然書上沒有明確地標示順序,但在書背上用★符號當作暗示,提醒讀者按照提示的順序閱讀,就能發現藏在其中的小秘密喔!

繼續閱讀 “《林明子聖誕禮物書 》-藏在書裡的秘密"

為小小孩設計的童書-動物村翻翻書

文 / 阿孚

003
你覺得圖畫書最重要的三個元素是什麼呢?不久前,主管問了這個問題,當下我回答了「圖」和「文」,卻一時想不到什麼才是第三個答案,百思不得其解時,才發現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兒童」。最近,開始有越來越多大人也愛上圖畫書,將它當作文學作品或藝術品來欣賞或頗析,這是很棒的一件事,因為美麗的事物的確值得重視。

然而,在工作的過程中,我才漸漸明白,童書不能只看見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回歸兒童,並且「重視孩子的需求」。 繼續閱讀 “為小小孩設計的童書-動物村翻翻書"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

文 / 阿孚

089
生長在這個世代的人們,從幼稚園開始到研究所,無論最高學歷如何,至少都當過十多年學生,多數的人們對於現有的教育體制總會有質疑與不滿,尤其身為父母、老師、或是關心教育議題的人們,一定不斷想著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啟發和引導。而繪本裡當然也談教育,《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裡呈現的就是作家對於教育的想法。這本書是繪本作家劉旭恭老師2014年2月的新作品,由小典藏出版。情節非常簡單,但書中要傳達的概念可是一點都不平凡! 繼續閱讀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

《喀噠喀噠喀噠》-阿嬤心愛的大玩具

文 / 阿孚

10603629_917749018242255_1135446426761799798_n
謝謝好朋友幫我買了《喀噠喀噠喀噠》,內頁還有作家林小杯的簽名,真是太開心啦!這是小典藏八月新出版的一本圖畫書,是一則關於小女孩、阿嬤、還有一台舊縫紉機之間的故事,我一看簡介時,心想:「不得了啦!這本書一定要買回家給阿嬤看。」,因為阿嬤也有台一模一樣的大玩具。

當我小的時候,和阿公阿嬤住在一塊兒,阿嬤會用那台縫紉機變出各式各樣的東西,窗簾、睡衣、桌巾……甚至是我幼稚園表演用的白色小洋裝。後來有一年,阿嬤到我們的新家渡假,喜歡到處撿舊玩意的爸爸,從廢棄的加油站載回了一台相似的縫紉機,阿嬤看到時又驚又喜,直呼比她的那一台還要新,當天就用它替我們做了兩片新窗簾,連晚飯時間到了,都捨不得停下來,不過,我知道她最愛的還是自己房間裡的那一台。

繼續閱讀 “《喀噠喀噠喀噠》-阿嬤心愛的大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