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孚
一轉眼,梅子的季節又到啦!去年 第一次挑戰許多梅子醃漬料理,成果大豐收!梅酒、梅醋、梅子糖漿、梅味噌、梅子果醬、梅子果汁、梅酒果凍、梅子雞湯……每一樣都好美味喔,不過十五斤梅子真的太多了,今年決定輕鬆一點,只訂五斤梅子,嘗試沒製作過的口味即可。
同時,也從書櫃翻出去年和媽媽去鎌倉旅行時買到的繪本,這是福音館於 1979 年出版的《うめ》(中譯:梅子),作者是擅長繪製動植物、古生物、歷史、考古插畫的昭和時代畫家「石津博典」,真是太適合這個季節的一本書了,一起來看看吧!
文 / 阿孚
一轉眼,梅子的季節又到啦!去年 第一次挑戰許多梅子醃漬料理,成果大豐收!梅酒、梅醋、梅子糖漿、梅味噌、梅子果醬、梅子果汁、梅酒果凍、梅子雞湯……每一樣都好美味喔,不過十五斤梅子真的太多了,今年決定輕鬆一點,只訂五斤梅子,嘗試沒製作過的口味即可。
同時,也從書櫃翻出去年和媽媽去鎌倉旅行時買到的繪本,這是福音館於 1979 年出版的《うめ》(中譯:梅子),作者是擅長繪製動植物、古生物、歷史、考古插畫的昭和時代畫家「石津博典」,真是太適合這個季節的一本書了,一起來看看吧!
文 / 阿孚
京都旅行的第二天去了京都府立植物園,聽說植物園的角落藏了超可愛的蘑菇造型圖書館,書櫃沒有上鎖,孩子可以拿取蘑菇書櫃裡的繪本和童書,自由地閱讀,還能找出植物圖鑑,比對在植物園中發現的植物喔!這麼有趣的圖書館,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文 / 阿孚
熱辣辣的夏天,自己一個人去了京都旅行。
盛夏的京都果然如傳說中一樣,熱得叫人頭暈目眩,後頸和頭髮都被太陽曬得好燙,彷彿著火一樣。想著好想躲進涼涼的地方吹冷氣啊!便決定從京都車站搭車,去拜訪車站前的繪本咖啡廳。
從京都車站到日向町站不會太久,而且 Books & Cafe Wonderland 就在車站正前方的左邊,走路一分鐘就到了。門口還坐著一隻好大的大熊,歡迎客人上門喔!
Books & Cafe Wonderland 是老闆娘長谷川みゆき於 1995 年(阪神大地震那一年)開設的咖啡廳,從佈置書架、選書到與出版社往來都是從零開始。前半部是童書店,後半部是用餐區,店內提供平價的咖啡、紅茶和蛋糕,另外也有咖哩、印度烤餅等套餐。是一間令人感到舒服、可以好好放鬆的店家。
至今已經營業19年了,真難想像啊! 繼續閱讀 “【京都】Books & Cafe Wonderland 車站前的繪本咖啡廳"
文 / 阿孚
從七月份的讀書會結束到現在,這段時間內,不斷為許多事情忙碌。終於在一個月後,才有時間紀錄讀書會上介紹的繪本。其實,這一次的書籍,看似沒什麼關聯性,但卻因為一個主題「時間」而串在了一起,我自己覺得非常有趣,而且都是我的愛書,因此介紹的時候非常開心,希望大家也會喜歡。
第三回:繪本裡的時間表現
時間:7/17星期天下午 2:00~4:00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下一年、再一年,時光飛逝而去……時間是抽象的、是不可逆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藝術家卻能利用文字與圖像,將時間的流逝與變化展現在書裡。這一次,一起來看看創作者會用什麼方式表現時間吧!
地點:心波力幸福書房(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60號)
文 / 阿孚
昨天妹妹傳來了一張紅蘿蔔的照片,原來是家裡自己種的蘿蔔採收啦!說到蘿蔔,就會想起這本圖畫書。 《紅蘿蔔、白蘿蔔和牛蒡》改編自日本民間故事,許多畫家都曾用自己的方法詮釋這則故事。但植垣步子的作品還真棒啊!雖然只是一則簡單的小故事,但不僅人物設定與造型有趣,畫面裡的細節也不馬虎,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喔! 繼續閱讀 “紅蘿蔔、白蘿蔔,還有牛蒡"
文 / 阿孚
媽媽前陣子很熱衷做手工皂,沾點水搓一搓就冒著泡泡,真像是在變魔術,聽說肥皂最初是地中海東岸的一位腓尼基廚師發明的呢!而說到和肥皂有關的繪本,就想起了岸田衿子和山協百合子合作的小故事《せっけんつけて ぶくぶく ぷわー》,封面上的女孩穿著藍白格子的洋裝、藍色的便鞋,邁開步伐向前走,手上掛著一塊花布與一皿肥皂。猜猜看吧!她要去哪裡?要做些什麼事呢? 繼續閱讀 “肥皂、肥皂,冒泡泡"
文 / 阿孚
前天晚上,和好久不見的大學室友約在印度咖哩餐廳,不僅心靈得到了滿足,胃也很飽足。維基百科上說:咖哩的起源地是印度,咖喱對印度人來說,就是「把許多香料混合在一起煮」的意思,由紅辣椒、姜、丁香、肉桂、茴香、肉豆蔻、黑胡椒以及薑黃粉等數十種香料所組成。因此,每個家庭所調出來的咖哩都不一樣。
咖哩一開始是在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傳播,到17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亞洲時把這些香料帶到歐洲,繼而傳播到世界各處。咖哩在世界各地結合不同飲食文化而演變出各種不同風格和吃法。
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台灣、日本……各地都有不同的風味,咖哩還可以做成咖哩飯、咖哩麵包、咖哩火鍋、咖哩醬、湯咖哩、咖哩包子……你喜歡哪一種呢?
繼續閱讀 “為你煮一盤又香又濃的《咖哩飯》"
文 / 阿孚
最近對「種菜」這件事,越來越感興趣,但又沒時間搬土回家裡的庭園或陽台。突然想起了前陣子買的日文繪本やさいはいきている,原來還有一個輕輕鬆鬆就能在室內種菜的方法,不僅不花錢,還很適合和孩子一起體驗。
我很喜歡日本的自然科學類繪本和雜誌,他們真的很擅長「小題大作」,一個平凡無奇的題目,也能做得這麼有趣,延伸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新鮮事。例如:一顆紅豆樹,成熟時可以採收幾顆紅豆呢?福音館編輯部將豆子們排排站,讓小讀者仔細數一數,順便觀察豆子的不同樣貌,最後還介紹了各種紅豆製成的食品;或像《人類與動物的行為觀察》,示威、裝死……日本動物學家池田啟列出10種常見的動物行為,並利用一頁插畫、一頁攝影的方式,將人類行為和動物行為作對比,呈現科學知識外的幽默。
回到やさいはいきている這本書,內容簡單得不得了,一起來看看日本的出版社如何用我們每天都會吃到的蔬菜,讓孩子認識植物的成長! 繼續閱讀 “桌上殘菜花園-繪本裡的食農教育"
文 / 阿孚
朋友知道我喜歡伊勢英子的作品,特地寄來了上個月剛上市的《樹的小寶寶》,謝謝她這份溫柔的禮物。這本書的日文書名是《木のあかちゃんズ》,去年五月份,伊勢英子老師曾在來台講座中介紹這本書,書中將二十多種植物的果實擬人化,添上了手腳與五官,成了一個個淘氣又惹人憐愛的小寶寶,令在場的讀者驚呼連連。原以為台灣的讀者除了買日文版,大概沒有機會再見到這本書,沒想到只相隔不到一年,中文版就誕生了,對伊勢英子的粉絲來說,又多了一本心愛的收藏,真是幸福呢! 繼續閱讀 “伊勢英子筆下的植物學課本-《樹的小寶寶》"
文 / 阿孚
前幾天整理書櫃的時候,這幾本書不斷從書架上「墬樓」,我想他們是不是有一點寂寞,想要和大家見見面呢?岩村和朗所畫的「カルちゃんエルくん」系列繪本,主角是一對名叫小青和小蛙的青蛙姊弟,故事描述他們的小小出遊或冒險,非常簡單但不失趣味,孩子們能透過一再重覆的句子和詞彙,豐富語言能力,並認識形容詞和大自然動植物的名稱,還能在書中感受到濃濃的季節感與四季的變化。
這些故事最初是在月刊繪本 ひさかたチャイルド 登場,後來才出版精裝版,,四篇故事出版的時間分別是:
春季《ねむいねむい》(好睏、好睏)-1996年4月
冬季《いいないいな》(真好、真好)-1998年10月
夏季《あついあつい》(好熱、好熱)-1999年7月
秋季《たかいたかい》(好高、好高)-2002年8月
去年,從朋友那裡買到了這四本書,出版的時間和最初有些不同,我按照四季的順序介紹,一起來看看小青和小蛙的故事吧! 繼續閱讀 “從岩村和朗的《小青和小蛙》見四季"
文 / 阿孚
下週就是聖誕節了,昨天下午,特地帶著這套《林明子聖誕禮物書 》到圖書館與孩子們分享,雖然是給小小孩的書,但是從五歲到九歲的孩子,都還是聽得很開心呢!以《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等作品風靡日本和台灣的繪本作家林明子,在這三本聖誕禮物書中,以她擅長的色鉛筆畫,細膩地畫出了三個孩子在聖誕節的奇妙境遇。這三本小書看似三個獨立的故事,雖然書上沒有明確地標示順序,但在書背上用★符號當作暗示,提醒讀者按照提示的順序閱讀,就能發現藏在其中的小秘密喔!
文 / 阿孚
上個月收到一份很貼心的禮物,是MOE繪本大賞冠軍作品《ちょうちょ》的插畫家松田奈那子今年九月出版的新作品,書名叫做《くらべっこしましょ! 》(意思是:來比一比吧!),文字作者石津ちひろ是知名的繪本作家、翻譯家,以比較動物的特色為主軸,是一本可愛的寶寶書,封面暗示了裡面會出現的動物,牠們要互相比什麼呢?
文 / 阿孚
9月底,在惠子媽媽的工作室,獨立出版了三本繪本的芳怡,為台北的朋友們開一堂免費的水彩課。課程訊息剛出來的時候我好興奮,一方面,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拿起水彩筆了,很懷念畫畫的感覺,另一方面,真的好想見到芳怡本人,所以能上到這堂課真的好高興。 繼續閱讀 “芳怡的水彩課與《我的衣裳》(わたしのワンピース)"
文 / 阿孚 離開丁丁專賣店後,我去了青山一家公共澡堂泡澡,神清氣爽地搭地鐵到銀座,想要一窺教文館書店的面貌,教文館設立於1885年,是一間擁有百年歷史的教會出版社兼書店。
位於六樓的「納尼亞王國」(ナルニア国)專賣兒童文學書籍,是東京相當具代表性的童書店。 書店的店名來自英國小說家C·S·路易斯《納尼亞傳奇》系列裡的主要場景,相信看過《獅子、女巫、魔衣櫥》的讀者,一眼就可以認出照片裡那盞路燈。C·S·路易斯並非一開始就是基督徒,但後來卻因對於文學和宗教的熱情與努力,被譽為20世紀中葉捍衛基督信仰最有力也最受歡迎的人,《納尼亞傳奇》成為英美兒童文學經典之一,七本小說裡,處處可見關於基督宗教的隱喻。身為一間教會出版社,難怪會選擇「納尼亞王國」做為兒童書店的店名呢! 繼續閱讀 “【東京 Day5】銀座-教文館.納尼亞王國(童書店)、村岡花子特展"
文 / 阿孚
應該有不少人都很喜愛酒井駒子(さかい こまこ)的作品,她出生於1966年,就讀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油畫科,畢業後曾在法國巴黎生活一年,回國從事和服與織品相關的設計工作,並一邊創作繪本,後來因為獲選入講談社繪本新人獎佳作,認識了編輯、參加相關的課程和工作坊,並在托兒所擔任保育員。自從第一本作品『リコちゃんのおうち』出版之後,正式開始了創作生涯。
酒井駒子擅用的媒材有壓克力顏料、不透明水彩、鉛筆,畫作中常見黑色背景,看似魔幻、華麗又帶著神秘感,但故事取材皆來自雪、夜晚、玩具、箱子等生活中的元素。除了繪本,她也替母之友雜誌或小說設計封面,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繪本作家,台灣目前有中譯本的繪本有七本。
文 / 阿孚
東京繪本小旅行紀錄又來囉!雖然去年就已經寫文章介紹過吉祥寺的百年書店,但因為我實在太喜愛這個挖寶的好地方了,決定再來介紹一次!百年是一間賣新書與二手書、選書品味相當好的獨立書店,已經開業八年,在書店門口進去的右手邊,有一區繪本愛好者看了絕對會尖叫的書架喔! 繼續閱讀 “【東京 Day4】吉祥寺-百年書店"
文 / 阿孚
這個星期六就是七夕了!這個月的迷你讀書會我們決定來分享一下甜蜜蜜的愛情繪本,這個主題本來是今年二月份的西洋情人節要舉辦,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拖到這個時候啦! 反正夏天也很適合來「談談」閃亮亮的戀情,快來看大家分享了什麼書。
文 / 阿孚
你喜歡彼得.史比爾的圖畫書嗎?彼得.史比爾(Peter Spier)出生於荷蘭,是一位美國的插畫家,擅長用水彩作畫,圖畫中總是展現豐富細膩的細節、畫風非常容易辨識,他在台灣出過中文版的作品有《下雨天》、《挪亞方舟》、《好無聊喔!》、《夏天的天空》、《人 PEOPLE》,全部都是好棒的作品,而這一本《ばしん!ばん!どかん!》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一起來看看吧! 繼續閱讀 “聲音的圖鑑《ばしん!ばん!どかん!》by 彼得.史比爾"
文 / 阿孚
身邊不少朋友都說小時候是看岩村和朗(いわむら かずお)的「14隻老鼠」系列長大的,但卻我一點印象也沒有,直到大學時期才認識了岩村和朗的作品。有查過資料的人都知道,岩村和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捩點,便是離開東京、舉家搬移至栃木縣,他的繪本主題多是描繪自然與動物,題材來自於自身的生活經驗與環境,鄉居生活中常出現在屋外的松鼠、老鼠或青蛙,通通成了書中的主角,他還在家鄉建立了「岩村和朗繪本之丘美術館」(いわむらかずお絵本の丘美術館),1998年起開始對外開放,除了有珍貴的原畫展覽,也與附近的學校合作戶外教學活動。
這次想要介紹的是岩村和朗的另一個系列作品「森林裡的松鼠」(「こりす」シリーズ),比起老鼠系列,角色沒那麼多,劇情也比較簡單,但帶給人的溫暖卻一點也不少。日本由至光社出版,這是一間非常強調紙質、希望能將繪本當作傳家寶看待的出版社,台灣的中文版則是在1996年由台灣英語雜誌社出版,並收錄在"世界親子圖畫書"套書中,翻譯者是嶺月,我很喜歡她的翻譯。目前中文版已經絕版了,非常可惜,不然這一套書的紙質真是驚人地好,很少看到這麼高品質的紙用在書籍的內頁上。 繼續閱讀 “岩村和朗「森林裡的松鼠」系列"
作:柿木原 政広 出版社:福音館書店
発行日:2014年04月 ISBN:9784834080926
誰說照片書不能變成繪本?《ぽんちんぱん》就是一本由照片完成的作品,它原本是福音館 0-2 歲月刊繪本(2010年11月號),相隔四年,終於在今年出精裝本囉! 繼續閱讀 “《ぽんちんぱん》麵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