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孚
書店對我來說,是與人相約前消磨時間的好地點,是個每天去都能有新發現的去處,更是一個值得買機票跨海造訪的朝聖景點。這一年讀了許多關於「書店」的書,11月底剛出版的《只能在京都遇見的二十三間書店》便是其中一本,書中介紹了23間極具特色的京都獨立書店,每一間店的介紹都是一篇簡單的小報導,輕輕鬆鬆就能讀完,隨著文字的描述身歷其境,更是一種享受,無疑是一本最佳的京都書店指南,對逛書店充滿熱忱的人,不妨將它拿來當作旅途前的準備吧!
書裡將23間書店以六種主題劃分:
PART1-find something new 邂逅某些新事物的書店
PART2-how comfortable! 舒適快意的書店
PART3-unique shopkeepers 店主性格鮮明的書店
PART4-think more deeply 了解、感受更深的書店
PART5-brush up your art sense 琢磨美感的書店
PART6-let your beart be free 徜徉心靈的書店
另外還加上了臺灣獨立書店經營者的推薦序,並穿插京都三大舊書祭的介紹。
(這一頁介紹的是メリーゴーランド京都(旋轉木馬京都))
在《只能在京都遇見的二十三間書店》裡面,我最想去的是「旋轉木馬京都」和「 惠文社一乘寺店」,還有第50頁介紹的「町家古書赤楊」(町家古書はんのき),這間書店由三位朋友共同經營,三者各有店名、負責販售的書籍也完全不同。
「舊書蒲公英」販售國內外文學作品
「夾鼻眼鏡本舖」專賣少女圖書
「舊書.思緒之外」賣與思想、哲學相關的書籍
町家古書はんのき-官方網站:http://hannoki.obunko.com/
三位出身地、年齡、性別不同的店主,因緣際會地一同聚在超過百年屋齡的町家,利用五坪大的空間創造出獨具風格的書店,大人和小孩、男性與女性都能在這裡找到想要的東西,書店也因為三人不同的選書眼光,充實了店內的藏書。
這樣複合式的書店聽起來真有趣!如果有機會開一家書店的話,我也很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經營,有人擅長文學、有人經營童書角落、還有人專賣食譜並開設廚藝教室,看似衝突卻又互補,客人能自由自在地選擇喜愛的領域閱讀、店主也能專注在各自的專長,是不是很有趣呢?
( FUTABA+京都マルイ(京都MARUI)店裡竟然有挪威繪本主角酷比的專屬角落!)
另外,書中有很多我反覆地讀了之後,覺得很棒的句子,透過這些文字,幫助我以新的角度去思考人與書、人與書店之間的關係,底下是我在整本書中最喜愛的10段話:
*「以『這是童書、這是大人的書』來界定書籍,根本是一件沒有道理的事。即使是還不識字的小孩也可以快快樂樂地看書啊。我相信他們一定也會有某種感覺的,一本書給人什麼樣的感覺因人而異;不是按照年齡來區分的。所以,我們絕對不做在書籍和讀者之間拉出界線的事情。」-30頁
*「所謂的書店就是販賣文化的地方。」-33頁
*「我們不斷地進貨,希望懂得人會有會心的感覺,而不懂的人則會有發現新事物的新奇感。」-41頁
*「很多人都說出版業的景氣不好,其實從某方面來說,只是代表某些東西被好書給淘汰而已。大家期待的是不管內容還是裝訂,都和以速度掛帥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用心製作的東西。」-42頁
*「事實上,我是在書香中長大的。至於要問是在哪本書的陪伴下長大,要說出特定的書名實在是不太可能的事。我只能說,我所接觸過的書籍造就了現在的我。」-48頁
*「從對話中找到啟發,推薦適合的書籍給對方,如果對這個人而言可以成為一次『美好的邂逅』的話,那實在是一種無上的喜悅。我覺得那正是書店的任務。」-73頁
*「書本一定有時差。而這種時間上的差異正是用來找回自己的時間,更是體驗不同事物的道具。」-100頁
*「『販賣書籍就等於販賣知識。』,書籍是知識的彙整。收取舊書,再交給新的讀者,這個作業就等於是知識的回收利用。」-103頁
*「對主人山下先生而言,書店從小就是『讓人覺得樂不思蜀的場所』。是一個充滿了有趣和陌生的事物,不管待上幾個小時,甚至每天上門也不會感到厭膩的地方。」-135頁
*「因為無限的世界從一本書籍當中擴展開來,所以用世界中心來形容也不為過。」-137頁
如果對京都人文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搭配《從書店窗口看京都》一起閱讀,它以京都最有名的書店「惠文社一乘寺店」的角度,帶領讀者認識京都的書、京都的電車、京都的咖啡館、京都的家具店、京都的深夜食堂、京都的寧靜角落……一共52項關於京都的人事物。讀完後,彷彿人也在京都悠閒地散步了一回。
(小補充-日文版的封面和台灣版很不一樣呢!)
原文書名:KYOTO本屋さん紀行
出版社:玄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