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5【 illuBase 讀書會紀錄】數字在哪裡?

文 / 阿孚

%e6%b4%bb%e5%8b%95%e7%85%a7%e7%89%872

「數學」應該是不少人學生時期的夢靨吧,我也是一樣。小學的時候,其實一點也不討厭數學,倒不如說還滿喜歡的,對課本上的知識充滿好奇,家裡有一兩本關於撲克牌玩法或討論簡易機率遊戲的書也被翻爛了(還會找朋友實證書中說明的遊戲與玩法是不是真的),但上了國中、高中,數學概念越來越抽象,對於看不見的東西一頭霧水,數字和公式就漸漸在腦中打結了。

考大學的那一年,我就想著,一定得選個完全不會上數學課程的科系,一輩子再也不碰數學了。卻沒料到「貼心」的校方,竟規定人文學科的學生,也得修滿兩學分的數學領域通識課才能畢業,偏偏數學類的通識課選擇少得可憐,聽起來也很無趣,這兩學分就這樣被我拖過一個又一個學期,始終沒選。

終於,在我升上大四那一年,選課系統上出現了新課程!名稱是「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洪教授在課程中以數學小說為主軸,用輕鬆的方式帶領學生走進數學世界的浩瀚無窮與數學家的生命故事。

我曾以為自己會一輩子討厭數學,但因為這堂課,重新看見數學的美,體會到數學的神奇,並讀了幾本畢生難忘的小說,像是《博士熱愛的算式 》、《質數的孤獨》、《爺爺的證明題:上帝存在嗎?》。

也是在那個時期,我在圖書館遇見了安野光雅的數學圖畫書,以前,我只收藏過、看過他的《旅之繪本》系列,怎麼想得到《壺中的故事》、《奇妙的種子》反而讓我發出更多的讚嘆!

當然,也沒料到我竟然有一天會舉辦「數學主題」的繪本讀書會!

img_3604
跳脫令人苦惱的計算,數學其實一點也不枯燥乏味,並且和生活息息相關,快來看看我們在 2/5 討論了哪些好玩的書吧!

img_3617
首先,先從五味太郎的作品開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數字呢?

可別小看數字啊,標示日期與時間、選擇電視頻道、代替人們的名字、計算金錢……這些全都是數字的妙用喔!五味太郎在《數字在哪裡》這本書中,引導孩子去觀察生活週遭的數字,是一本好入門的知識性繪本。

《三頂帽子幾個人》稍微進階了一點點,孩子最愛的點數遊戲以外,還加上了單位量詞,大家可能會想,有這麼明顯的學習目的、想必會很無聊吧!但作者就是特別厲害,他花了點巧思,將頁面與頁面用故事串了起來,彼此環環相扣,讓人想一頁頁翻下去,一點也不會膩,細節處也有好多有趣的地方等著讀者發現。

img_2768
入門篇結束後,我們從著名荷蘭版畫藝術家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作品中,認識數學原理與好玩的錯視藝術如何結合,艾雪擅長玩弄二維與三維空間的交互變化,安野光雅的作品就是受到他的影響喔!

安野在小學擔任美術老師時,班上一位學生正好是福音館社長松居直的兒子,有一次安野光雅拿了艾雪的畫冊給松居直看,松居直便鼓勵他創作圖畫書,這也是安野光雅出版第一本繪本《奇妙國》的契機,從此展開了創作生涯。(我們真得謝謝艾雪和松居直啊!)

當天我們討論了不少安野光雅的數學繪本,像是:

img_3622
《10個人快樂的搬家》
一邊搬家一邊玩數數遊戲, 10 這個數字,可以拆成多少種組合呢?

img_3621
《奇妙的種子》

仙人對著男人說:「我給你兩顆奇妙的種子,你把其中一顆煮熟了吃下,整年都不會覺得肚子餓。另外一顆把它埋入土裡,明年的秋天就會長出兩顆種子來。」

如果是你,會選擇持續每年吃一顆、種一棵,還是把兩顆種子都埋入土裡?

每個人讀這本書的觀點都不同,有人說這是一本討論「改變」的書,也有人說這是一本「希望」之書,更有人說這是繪本中少見談「風險」的書,你覺得呢?

img_3623
《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

這套書共有三冊,其實是從安野光雅一系列的數學繪本集結而成的,由胖矮人和瘦矮人擔綱演出,帶領讀者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奧妙。

第一冊:不是一夥的/奇妙的漿糊/順序/比高矮
第二冊:魔術機器/比一比、想一想/點點……/數的圈圈/數一數水
第三冊:魔藥/漂亮的三角形/迷宮/左和右

數數看 1417A
安野光雅的書還沒結束!還有我最推薦的《數數看》與《壺中的故事》。

《數數看》曾在去年心波力幸福書房的讀書會中介紹過,作者以「0」開啟第一頁,接下來是「1」、「2」、「3」……,直到「12」。在美麗的田園風光裡,每一頁的畫面上都有對應著數字,例如:12棵樹、12個人、12隻馴鹿等,是一本美麗得無以倫比的數數書。

《壺中的故事》的文字作者是安野光雅的兒子安野雅一郎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一個壺中有兩座島,兩座島上各有三個國家,三個國家中各有四個城堡,四個城堡裡各有五個村莊……,有趣的「階乘」的概念,令人嘖嘖稱奇!

在安野光雅筆下,種子、搬家等故事都能玩出數學的樂趣!他說:「真正的數學蘊含著發現的喜悅,是自有歷史以來,一直不斷地在創造的一座思考的大建築物。」

除了查閱相關的報導、購買相關的作者介紹專書,大家也可以在謝依玲所寫的《帶著童書去旅行》中,看到許多安野光雅與其繪本美術館的介紹。(讀書會上,大家都期待著哪天可以造訪位於日本島根縣的安野光雅美術館!)

16790547_120300002134606069_639506561_n
接下來介紹的是《The Rabbit Problem》,作者 Emliy Gravett 取材自13世紀數學家斐波那契(Fibonacci)著名的「兔子問題」,改編成這本好玩的立體操作書,假設有人將一對兔子放在柵欄裡,每個月可以生產一對新兔子,而這對兔子在第二個月後也能加入生產,一年後,將會有多少多兔子?

如果只有單純的數數就太無聊了,作者偷偷在書名上玩了「雙關」的把戲,讓兔子們在不同月份面臨不同的問題,像一月是寂寞問題、二月是寒冷問題、三月是育兒問題……,每個跨頁都是其中一個月份的月曆,除了有幽默的註記(記得買防曬油、報名健身課),還有許多充滿巧思的小配件(邀請卡、食譜、小報),是一本每次分享都能獲得大家喜愛的好書。

img_3618 小紙船2
和前面幾本非常不同,最後要介紹的兩本書,讓人只透過書名和書封是看不出端倪的!

《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談的是一位爸爸對孩子無比的愛與耐心,「樹上有20隻鳥,第一次飛走5隻,第二次飛走4隻,樹上的鳥比原來少了幾隻?」,為了教會孩子一道簡單的數學題,爸爸化身為鳥兒,一遍又一遍地飛,飛得氣喘吁吁、卻又無怨無悔,直到孩子解開了這道數學題。我自己覺得大人讀者本書時,會比孩子有更多的感觸。

《小紙船》是劉旭恭老師的作品,每一次到圖書館對孩子說這個故事時,大家都很喜歡。故事是這樣寫的:小紙船只能載三粒豆子那麼重,他先載了只有一粒豆子重的獅子,又載了一粒豆子重的大象去玩耍。當他們載了第三位乘客「一粒真正的小豆子」時,小紙船卻沉了。這是為什麼呢?說完故事後,不只孩子,連大人也覺得很有意思呢!

16788251_120300002135759368_1129272219_n

2017/02/05 討論書單:

● 《數字在哪裡》
● 《三頂帽子幾個人》
● 《數數看》
● 《10個人快樂的搬家》
● 《壺中的故事》
● 《奇妙的種子》
● 《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
● 《奇妙國》
● 《小紙船》
● 《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The Rabbit Problem》

延伸閱讀
● 《M. C. Escher Pop-Ups》
● 《安野光雅の世界 1974→2001》
● 《安野光雅―キャンバスが絵になるとき》
● 《空想の繪本》
《帶著童書去旅行》

2017/02/05【 illuBase 讀書會紀錄】數字在哪裡? 有 “ 4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